关于报名参加2017年“创享未来”互联网+工业设计大赛的通知
发表时间:2017-09-17 10:08:20 发布:admin 浏览次数:

 

各学院(校区):

现就参加2017年“互联网+工业设计大赛事宜通知如下,请各个学院(校区)积极组织参赛。

一、大赛背景

随着新时代的科学技术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,互联网技术为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工业设计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,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下,工业设计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在手段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,设计理念不断创新,设计思维更加灵活,这对于工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2016年12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联合制定了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,为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、《中国制造2025》和《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规划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、目标和重点任务。

二、大赛目的及意义

为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工信部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-2020)》,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,深圳市互联网文化产业促进会将于2017年10月举办首届创享未来互联网+工业设计大赛,为工业产业的智能制造领域在创新驱动方面提供助力,抢占我国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,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,为实现制造强国做出积极贡献。

三、大赛定位

发掘和展示优秀工业设计成果;

培育和引进优秀工业设计人才;

推动深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;

提升深圳工业设计水平;

提高深圳互联网+工业设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;

吸引更多设计资源为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服务。

四、大赛组织机构

主办单位:深圳市互联网文化产业促进会

指导单位:重庆交通大学

广州美术学院

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

江西理工大学

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

支持单位:深圳市工商联(总商会)

深圳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

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

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

深圳市多媒体行业协会

中国家电业协会营销委员会

协办单位:深圳市广通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深圳市合纵天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
深圳厨之道环保高科有限公司

深圳市朗空亿科技有限公司

深圳市普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深圳市三彩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
深圳市一角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

深圳市优化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

、大赛作品征集及报名

(一)应征者资格

1.各大专院校在校生;

2.从事互联网及工业设计类等相关领域创作者;

3.残障设计者;

4.执着于互联网及工业创作事业的爱好者。

(二)作品征集要求

1.电子信息产品;

2.工业装备;

3.工艺美术;

4.家用电器。

其他类别包括:珠宝类、眼镜类、纺织服装、家居装饰用品、运动休闲用品、医疗保健用品、办公用品、儿童用品、轻便交通工具、汽车用品、旅游商品等产品类型。

(三)报名须知

1.作品征集与报名方式:建立大赛专用邮箱,通过专用邮箱提交作品(大赛唯一报名渠道);

2.作品征集截至2017年10月30日(网络报名以作品提交日期为准,需要寄送原作以邮戳为准);

3.报名流程:

1)发送作品相关文件及说明至大赛专用邮箱;同时报创新创业学院;

2)根据产品设计类、创意作品类别选择相应项目报名;

3)在公众号下载表格并填写相关信息,邮箱发送不多于15张作品图片;

注:官方邮箱将通过媒体、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公布。

(四)作品征集类型:分为产品设计类、创意作品类;

1)产品设计类:近两年设计开发的新产品样机或在售新产品。

2)创意作品类:围绕上述产品方向,近两年在功能、结构、技术、形态、外观等方面有较大创新的,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品升级发展趋势,具有前瞻性的创意性、概念性的设计作品。

六、参赛作品要求

1.工业设计作品不仅要考虑人物交互,同时要考虑到物物互联,重新定位产品角色;

2.充分利用互联网条件,实现更加智能化、人性化的工业设计。

3.倡导以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意成果,参赛产品必须已获得或申请国家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专利。

4.参赛者承诺对参赛作品拥有充分、完全、自主知识产权,不侵犯任何他人的知识产权。

5.提交的产品、概念等设计方案:包括照片、效果图或研究报告书,产品创意及概念描述、方案分析与比较、产品定义与效果图等内容(以A3幅面、精度150DPI展板形式的电子文件,限3幅以内)。

七、奖项设置

      图片.png

八、作品提交途径

作品提交邮箱:szid@szicda.com

联系电话:13760388816

微信公众号:深圳市互联网文化促进会

校内联系人:创新创业学院 张慧敏 QQ34506749,8312891。

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创新创业学院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七年九月十六


 

返回顶部